2021年7月30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简称专委会)在京组织召开“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高校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部分委员共50余人参会。
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研讨会线下会场
会上,11位业内专家围绕电网企业面临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应开展的前期工作分享了观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部处长张翼介绍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工作安排和进展。他表示,各省公司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结合本地负荷电量及特性,编制分布式新能源规划,明确分布式新能源开发规模、时序和方式,积极承接资源排查、试点建设等工作,参与本省试点方案汇总编制,组织市县公司开展资源排查和试点方案编制,积极承担试点建设任务。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乡村振兴处处长陈俊章介绍了农业农村部关于持续做好光伏产业帮扶工作的有关工作计划,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青海班彦新村开展的光伏扶贫电站接入有关情况。他提出,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产业既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需要,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认真研究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光伏接网和相关服务工作。
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农电处处长谢育新介绍了南方五省区分布式光伏装机和规划规模,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工作的进展。他提出,南方电网公司上半年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以规范新能源并网服务管理,提高并网服务效率。下一步,将把屋顶分布式光伏接入项目有序全面纳入配电网规划滚动修编工作中,加大配网升级改造力度,推进电网侧储能试点应用,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规划的整体性和细致性。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规划室副主任李蕊作了题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在配电侧的挑战》的报告。报告针对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无序接入电网带来的并网、损耗、消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块化指数和功率平衡度的多电压等级集群划分指标和考虑场景关联性的集群双层优化规划、模块化交错并联倍频及高频软开关控制、多时间尺度协同的动态网络重构与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调度等方法。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技术研发总监吴鸣作了题为《整县(市、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分析与应对措施》的报告。报告列举了安徽金寨、浙江海宁、山东蒙阴、山西芮城等地分布式光伏接入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分布式光伏接入典型应对措施,提出了低压柔性直流互联和直流组网、低压直流组网接入、交直流混联等解决方案。
南瑞集团配电所总经理丁孝华作了题为《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关键技术》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整县光伏多层级接入潜力精准量化评估与规划、新一代立体蜂窝状配网建设、海量分布式光伏即插即用、整县光伏多层级协同消纳等关键技术,并针对整县光伏试点中提到的4类典型场景,分别从场景特点、目标、实施路径等方面简单介绍相关技术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夏越作了题为《光伏整县推进问题分析与关键技术》的报告。报告指出现有技术仍存在电网消纳能力有限、大量并网不易受控、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列举了整县光伏就地消纳技术、储能/储热调峰技术、虚拟发电厂优化调度技术、需求侧灵活资源建模与控制技术等多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电能质量与配网安全关键技术。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孔繁钢作了题为《“双碳”目标下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对乡村电网发展的影响及建议》的报告。报告提到,浙江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先行先试,电网企业与政府思想认识统一,保证了各类新能源发电能够顺利接入电网。报告建议电网企业要全力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发展,同时要加强相关研究,努力降低大规模光伏接入给乡村电网带来的风险和影响。目前,浙江全省已有34个县(市)与电力公司签署了《整县光伏规模化开发合作协议》。
国网河北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新能源室主管王磊作了题为《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以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存在的电能质量降低、谐波影响、配网承载能力不足、负荷预测难度提升、电网调峰难度加大和耐频耐压能力不足等问题,给出加强分析研究、加快农网建设、保证分布式光伏可观可测、制定制度标准和涉网保护全过程管理等应对措施。
国网山东诸城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高益作了题为《诸城市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的影响分析》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诸城市分布式光伏装机规划和诸城市电网发展规划,从电网规划、电网安全运行、电网建设、电网运维多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提升并网服务水平、提高调度控制能力、提升电网运维水平等建议。
国网浙江嘉兴供电公司副总工郁家麟作了《关于浙江嘉兴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嘉兴在光伏发展初期明确了在具备稳定用电负荷、连片屋顶资源的各类园区和企业开展光伏规模化应用。目前,嘉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居浙江省第一。针对嘉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完善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新能源发展政策体制机制保障、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制等建议。
专委会主任委员孙吉昌作会议总结。他提出,相关部门和电网企业面对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应积极应对,须开展相关工作研究,例如:接入网的消纳能力,对电网电压和谐波影响的测试,防“孤岛”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反送电对继电保护、负荷预测、调峰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光伏发电装置的日常运维和管理,储能装置配置原则,共享储能和共享消谐装置的设置原则,针对整县屋顶光伏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鼓励就地或就近消纳的措施和配套政策等。
会议学习了国家能源局《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认为实施整县推进屋顶光伏建设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对能源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专委会应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当好参谋。会议还分析了整县屋顶光伏开发环境下电网企业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大规模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电网企业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做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