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办事机构召开2021年度总结表彰会。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副理事长林铭山、秘书长王刚、副秘书长范建斌、吴云喜、申彦红出席会议,学会办事机构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林铭山主持。
会上,学会秘书长王刚宣读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关于表彰2021年度办事机构先进部门、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学会领导向5个先进部门、14名先进工作者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舒印彪理事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会2021年的工作成绩,并对2022年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他表示,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学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国科协工作部署和学会理事会2021年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会发展,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总体目标,凝聚创新力量,强化科技支撑,在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学术交流、服务行业发展、助力人才成长、推动科学普及、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学会各项目标任务,学会的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都实现了新的提升,实现了学会“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舒印彪理事长指出,学会成立80多年来,始终坚持推动我国电力工业不断前进,伴随着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学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学会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打造世界一流学会,支撑能源电力科技发展成为学会的职责和使命。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在自力更生、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核电技术、先进火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光伏制造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已走在了国际前列,学会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服务与引领作用,功不可没,我们要更加树立自信。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学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当今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我国能源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要转化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颠覆性变化,将使电力行业焕发出新的青春,学会也将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学会作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社团组织,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必须充分发挥新时代科技社团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着力提高学术引领力、会员服务力、国际影响力和价值创造力,努力打造成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服务型的国内一流学会,最广泛地凝聚广大能源电力科技工作者,承担起推动和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的重任,在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加强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力量,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更好地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科技进步、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是要始终坚持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要全力支撑能源电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期刊和国际学术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学会的国际影响力;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开展咨询工作,扩大咨询范围,建立良好机制,开拓服务新业务和新领域,努力为会员创造价值;在国际标准方面加大发力,依托行业优势,加强与国际三大标准组织的联系,通过多出成果,提高竞争力;三是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激励机制,不断开拓创新,紧密围绕需求,为行业和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更大作为。
舒印彪理事长对学会办事机构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国科协工作要求,持之以恒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团结引领广大能源电力领域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组织协调,加强服务支撑,建设人员精干、工作规范、运转高效的学会办事机构。202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二是做好学术交流工作;三是做好科技期刊工作;四是做好科技奖励和人才举荐;五是做好咨询服务支撑;六是做好科普工作;七是做好国际标准工作;八是做好国际化交流工作;九是加强会员发展和服务;十是加强办事机构建设;十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十二是加强疫情防控,努力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林铭山副理事长指出,学会办事机构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舒理事长讲话精神,明确努力方向,制订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努力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