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学会要闻 > 内容详情

第17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在横琴召开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5-10-13

      10月11日至12日,第17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在广东横琴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澳门大学、澳门机电工程师学会支持,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论坛以“新兴技术赋能低碳转型”为主题,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外院士、杰出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围绕碳中和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AI+能源电力、电算协同等前沿课题,介绍最新技术进展,探讨机遇与挑战,交流方案和路径,共享经验和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郭剑波在开幕式上致词并作题为《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他在致辞中指出,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中美绿色能源论坛作为中美清洁能源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了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他在主旨演讲中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面临的诸多挑战及探索与实践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享。他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技术和政策双轮驱动的系统,必须统筹协调安全、经济、环保三要素,加快核心技术创新,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

郭剑波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会长王麒在致辞中表示,能源是推进碳中和的主战场,必须通过加速创新实现各领域协同的可持续发展。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多年来一直聚焦突破碳中和目标下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长时储能等难点问题,推动科技与政策创新,探讨实际解决方案。他认为,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离不开专心、同心、恒心。希望中美两国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整合能源创新思维,聚焦重点难点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强的水平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

王麒致辞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系统运行总监李建设在致辞中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始终坚持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已成为南方电网第一大电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61%和48%;始终加快打造坚强的绿色电网,西电东送每年向粤港澳大湾区送电超2000亿千瓦时,建成我国首个全区域集中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全球统一出清规模最大的电力现货市场;始终以技术进步助力重大工程建设,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创造多项电力技术世界记录。

李建设致辞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为论坛发来贺信。贺信指出中美绿色能源论坛自创立以来,围绕绿色能源发展前沿趋势和热点议题邀请世界知名学者、专家参与对话,深度交流推动合作共赢,已成为中美清洁能源领域富有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助力中美能源系统清洁低碳转型,增进中美科技创新交流,促进中美友好交往,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电机学会副理事长陈梅主持开幕式和主旨报告。

陈梅主持论坛

      论坛邀请了能源电力相关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作主旨报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朱棣文作题为《实现净零温室气体排放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探讨了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机遇与挑战,为了达到控制全球温升的目标,需要减少排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氢能及核能,强调了储能特别是长时储能的发展和应用。他还谈到电动汽车和电池产业、用户侧节能和错峰用电、农业碳排放控制、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的清洁能源技术发展。

朱棣文作报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原副校长布莱恩·施密特作题为《气候变化:科学与社会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主旨演讲。介绍了气候变化给科学与社会带来的全球性挑战。他提出要切实加快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需要为碳排放设定全球统一的价格,形成市场机制,推动能源转型的进行。他认为燃煤过早退出电力市场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威胁,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推动新能源稳定增长,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向世界提供了可参考的范式。能源转型的路径因国家而异,大部分国家的地域面积和气候条件无法实现新能源自洽平衡,因此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可持续发展。

布莱恩·施密特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作题为《面向碳中和系统的技术创新》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应对气侯变化是为了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世界经济模式逐渐从过去对能源的资源依赖,走向对能源的技术依赖。未来绿色减碳技术主要是零碳的技术和终端电气化和节能增效的技术。他提出了能量流、材料流、碳量流、信息流的四个流概念,用以解决能源领域安全、经济、绿色不可能三角问题。

贺克斌作报告

      论坛还组织了创新高端对话,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主持。突破能源执行董事兼突破能源风险投资公司管理合伙人罗迪·吉德罗(Rodi Guidero),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少丹,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席专业技术专家李鹏,国家能源集团环保专业首席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法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朱继忠,围绕“新兴技术赋能低碳转型”主题,就投资创新、智慧电网、数字赋能、电源结构、多能协同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饶宏主持创新高端对话

      11日下午,会议围绕“能源绿色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主题组织了圆桌讨论会。在专家引导性发言环节,美国能源创新智库政策团队执行主任麦克·奥博伊尔(Michael O'Boyle),清华大学教授夏清,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联席总裁陈建福,分别作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的国际最佳实践》《中国激励新能源发展机制设计的基本逻辑》《新型储能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在自由讨论环节,朱棣文、布莱恩·施密特、郭剑波、成会明、李建设、夏清、朱法华、罗迪·吉德罗等专家,围绕清洁低碳技术创新、大湾区零碳路径以及绿色国际合作等关键议题开展了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交流。圆桌讨论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建军主持。

圆桌讨论会

      11日下午,会议围绕“AI+能源电力”“低碳韧性智慧城市”“算力-电力协同”主题组织了3场专题论坛。12日上午,会议组织代表参观了横琴数字零碳共享实验室。会议还组织了南方电网新技术新成果展。

与会嘉宾参观展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澳门大学副校长葛伟,澳门机电工程师学会会长邝伟文,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胡帆,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蒋琨,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胡玉峰,广东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阮绵晖等参加论坛。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