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电力科普讲解大赛在浙江海宁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3-08-24

 

  2023年8月22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电力科普讲解大赛在浙江省海宁市圆满落下帷幕。18位入围总决赛的电力科普达人同台竞技,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元、精彩纷呈的电力科普盛宴。

  作为2023年中国电力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本届大赛的主题为“科技强国,电力有我”,旨在为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从而助力电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融合发展、两翼齐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丁莉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浙江省电力学会秘书长冯志宏主持决赛开幕式。

  王刚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大赛是催生科普精品力作的有效方式,希望广大电力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围绕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和社会多元化需求,运用更加创新、灵活的方式,积极地投身科普事业,形成更高水平的科普队伍,共同推动新时代电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王刚秘书长致辞

  丁莉副主任代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表示,通过本次大赛展现了选手们朝气蓬勃,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对电力科普事业的极大热忱,也充分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凝聚力。希望各个单位继续调动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热情,不断发掘和培养更多的优秀电力科普讲解人员,相信聚沙成塔,未来可期。

丁莉副主任发言

冯志宏主持

  本次大赛迎来全国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近百位选手参赛,不仅有电力科普场馆的讲解员、电力科技工作者,还有一线工程师、高校教师等。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紧张的赛程,时时闪耀着青春光彩,处处充满了科技力量。

  镜子如何发电?“秘镜基地”到了晚上还可以满负荷发电11个小时;鱼塘长出了光伏电站?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渔民如何实现一举三得……选手林炜炜凭借生动的表现力、巧妙的内容切入点、精美的呈现方式,在18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和她一样荣获一等奖的选手黄珊为大家科普了“抽水蓄能是不是赔本的买卖”;选手顾晨琪则化身电力系统精灵,带大家遨游了新型电力系统;选手王佩瑶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为大家科普了“光伏板的前世今生”。

  大赛上,选手们还通过现场做实验、场景设计讲解、动画视频等新颖的展现方式为大赛增添了亮点。《AI园丁“除草”记—— 电路板视觉AI诊断系统》《快乐“薅羊毛”——电生钱实现用电自由》《“鸟线共舞”探寻生命和谐共生之路》《一“碳”究竟——碳交易》《会“赚钱”的“充电宝”—— V2G技术》《带电作业——空中飞人》等引人入胜的题目和内容,涵盖了新型电力系统、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虚拟电厂等电力科技的多个领域。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将大赛一次次推向高潮,他们把最前沿的电力科技和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通过形象的比喻讲解透彻,让普通公众也能听得懂、喜欢听,并且充分领略和感受到了电力科技发展的蓬勃力量。

  本次大赛自5月份启动以来,共征集参赛视频98件,经专家初评,45位选手入围并参加半决赛,经过激烈角逐,18位优秀选手晋级总决赛。总决赛中,每位选手首先讲解6分钟的自主命题,再讲解4分钟的公共命题,公共命题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从“碳交易”“特高压”“抽水蓄能”“核能发电”“智能电网”等10个题目中抽取。在时间短、压力大的情况下,选手们迎难而上,精心准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位,二等奖5位,三等奖9位,优秀奖27位,实现了以赛促学展示风采,发掘培养电力科普人才,营造良好科普文化氛围的目的。浙江省电力学会、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等10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为中国电力挥洒青春热血,为谱写科技强国点燃熠熠星光。”选手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电力青年的风采。

  本次大赛由浙江省电力学会承办,浙江省电力学会用电专委会、嘉兴市电力学会、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联合协办。《人民网》《科技日报》《科学网》《中国工业报》《科普时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电力报》以及嘉兴市电视台、海宁市电视台等媒体对大赛进行了报道。(供稿:闫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