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张力机大幅降低碳排放和施工噪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2

      近日,由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动张力机在甘肃平凉大秦330千伏线路工程现场完成功能优化验证,为电动张力机后续全面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力机是电网建设中最关键的机械装备之一。它和牵引机一起为导线提供牵引力和张力,让导线腾空而起。相较于传统的液压张力机,电动张力机的张力控制灵敏度可达到毫秒级,为放线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张力控制,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这款电动张力机的动力来源从传统的燃油转变为电能,攻克了电机高扭矩被动发电、制动能量回收等关键技术难题。其可有效回收牵引动能,不用外部充电,同时还能给施工现场的其他装备提供动力。”研发团队成员卢伟星介绍。该设备可实现发、储、用一体循环,能量回收率达65.5%,每小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9.7千克,施工噪声也从传统设备的90分贝降低至50分贝以下,使电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

      电动张力机的研发始于2022年10月,2024年5月完成样机调试。2024年6月,电动张力机在甘肃渭河源330千伏线路工程中完成首次试点应用。经中国电科院型式试验验证,该设备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均达到行业标准。经中电联鉴定,项目成果为国际首创,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款电动张力机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翟宗亮为代表的电网施工装备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五代牵张设备。20世纪60年代,电网施工方式原始落后,架线环节全靠简单机动绞磨、拖拉机配合人工放线,人拉肩扛,异常辛苦。20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使用牵张设备进行输电线路架线施工,而我国还没有生产相关设备的厂家。打破技术封锁,自主研发牵张设备是当时国内电网建设者的共同心声。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为此成立了机具研究所开展专项攻关。研发团队深钻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电气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知识,从液压系统的设计、图纸绘制改进到试验,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改进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