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直升机正在进行展放初级导引绳试验。王永刚 摄
2月13日,江苏省送变电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由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的全自主无人驾驶旋翼直升机展放初级导引绳项目,已经于1月23日初步试验飞行成功。该试验旨在改进输电线路放线工艺,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输电线路工程放线施工有了一项新工艺。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采用的无人机规格为120公斤级,有效荷载30公斤。1月23日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在全自主飞行状态下,飞行的精度和可靠度完全能够满足预期要求。
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该项目的技术人员张仁强表示,该项目的关键技术难点,即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核心是:无人机在展放初级导引绳的过程中,通过对初级导引绳与塔顶滑车的识别感应,自动实时调整自身飞行轨迹,使初级导引绳能轻松落入滑车内,从而达到人工干预少、施工效率高的目标。该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输电线路初级导引绳无人工干预、全自动展放。
据悉,该项目除了可以用于输电线路放线施工,还可以实现无人机自动巡线的功能。通过先进的视频识别技术,无人机将自动跟踪巡线并自动保持与带电线路的安全距离,通过可见光与红外监测技术,利用图像实时传输来识别运行线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了解,该公司已经就该工艺申请专利。
目前,无人驾驶直升机在电力领域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在工程建设领域较为少见。
据江苏省送变电公司总工程师钮永华介绍,该公司早在2009年就进行了输电线路放线施工工艺的创新研究,创新的项目就是采用时间更快、效率更快、效益更节约的无人直升机展放工艺。该工艺成熟后,将作为该公司的常规施工工艺。